市委 市人大 市政府 市政协   政府邮箱: 用户名: 密码:
 主题服务   综合查询
 场景式服务  绿色通道
         
  您的位置: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奎屯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www.kuitun.gov.cn    文章来源:奎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6-10-1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9月7日在奎屯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赛力克·马哈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奎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积极夯实发展基础,着力促进和谐稳定,推动奎屯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也是我们忠实履行为民宗旨,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民生得到更多保障和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八届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任期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致力于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去极端化”宣传工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荣获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对非法宗教活动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累计投入维稳资金5.63亿元。严密防范、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等邪教组织及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成功破获“5.28”“7.01”等暴恐专案。政法基础更加夯实,公安指挥中心、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一批维稳项目建成使用,警力配备、技术防范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荣获自治区优秀平安市称号。信访工作稳步推进,一批信访疑难问题和积案得到妥善处理,五年来保持进京、赴区、到州“零非访”。防震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明显提高,荣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市称号。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和人均防护面积明显提升,被评为自治区先进人防城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安定团结。

        ――五年来,致力于加快发展,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0亿元,是2010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6:55.5:38.5调整到5.9:39.8:5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亿元,是2010年的1.45倍,年均增长7.8%;地方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9%;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5亿元,是2010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6亿元、1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5%、29.5%。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2015年实现地方工业增加值16.9亿元,  是2010年的1.82倍,年均增长12.7%,初步形成化工、纺织、冶金、装备制造、光伏、电力等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千亿元产值园区和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储备基地。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备,累计投入资金13.9亿元,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引进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达692亿元,其中昆玉钢铁、中煤百甲、锦疆化工等项目投产运营,奎山宝塔、天虹纺织、利泰丝路等项目部分建成或加快建设,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产业繁荣发展。2015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5.3亿元,是2010年的1.92倍,年均增长13.9%。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8.87亿美元,年均增长12%。奎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封关运营,被确定为天津港国际货物奎屯中转分拨基地;奎屯市被自治区列为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始发地,与格鲁吉亚泰拉维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商贸物流业活力不断增强,友好商场、瑞明万佳等重点商业项目建成运营,新亚物流、中亚金谷等综合物流园区投入使用,中心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完成升级改造,37家便民直销店建成使用,实现全市覆盖。奎屯城市候机楼正式运营,奎屯河大峡谷荣获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北疆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环境更加优化,各类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落实,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量分别为2010年的1.72倍、1.69倍,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奎屯市被列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试点城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亚欧国际、鸿鹄商城、九正建材等一批跨境和城市电商平台投入运营;电子商务孵化园、瑞豪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智慧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公交、智慧社区、智慧地名等项目完工。信息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外网标准化机房建成使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列入自治区示范平台,政务信息建设和应用步入全疆前列。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1亿元,是2010年的1.79倍。农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6.45万亩,种植结构更加合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成使用,牲畜存栏量达2.07万头(只);绿晨、明鑫专业合作社荣获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称号。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争取涉农政策类资金1.4亿元,发放涉农项目类资金7128万元。科学种养技术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累计培训农牧民5646人次,实现劳务转移创收1040万元。乡村道路平整、绿化和庭院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347套安居富民房、安全饮水入户工程全面建成,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区域融合发展成效明显。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与第七师、驻市单位、周边县市在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的交流联系不断加强,兵地融合发展意见、水资源利用和土地置换协议成功签署,区域合作机制更加健全。天北新区发展加快,综合管理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要素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城区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14.4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市财政超基数税收累计返还资金4.5亿元,为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三连冠”。人事、档案、编制、审计、统计、外事侨务、语言文字等各项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致力于改善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31.7平方公里增加到44平方公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城市总体规划、部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交通、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展览馆建成开放,规划管理办法有效落实,指导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累计投入资金131.8亿元,新建改建城市道路44条、农村公路30公里,新增智能化控制路灯3000余盏、亮化楼体120余栋,新敷设城市供排水、供热、天然气管网157.4公里,4万吨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生活垃圾处理二期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达68.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3952套,升级改造老旧小区19个,实施外墙保温改造工程68万平方米。龙浩奎屯国际航空物流港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客运站、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等项目即将完工,奎屯-克拉玛依高速公路、奎屯-乌苏连接线建成通车,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小区通过国家验收,20个业主委员会成功组建,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率达85%,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累计安装道路物理隔离栏5.9公里,施划停车位1.28万个,新购置节能型环保公交车56辆,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1个,道路标线、交通信号灯全面优化,交通行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扎实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完成义务造林8287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9平方米;奎屯河东岸防护林、开干齐乡防护林全面建成,天北新区中心公园、东湖公园开放使用,西公园升级改造顺利完成,217国道奎屯段绿化改造取得实质进展,西郊水库落地建设,区域生态环境调节能力逐步增强。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扎实推进,环境监测设施更加完善,执法监察能力不断提升,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五年来,致力于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投入技改技创、战略性新型产业资金6亿元,实施项目63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9650万元;投入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5亿元,完成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7项,获得专利授权623件,实施专利转化项目17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建立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3个,企业创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科普宣传丰富多彩,市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奎屯市被列为自治区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先进集体称号。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环境明显改善,职业中专、13所学校风雨操场等项目建成使用,中小学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实现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复验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扎实推进,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特色教育成效显著,普通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5%以上,内初班录取率保持在80%以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州奎屯医院门(急)诊楼、妇幼保健院、乌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成功创建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7‰以内,荣获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市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文明劝导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第九次蝉联自治区文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被评为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先进市。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对外文化交流明显加强,成功承办州直第六届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累计获得区级以上奖牌575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明显提高,223件作品获得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奖项。

        ――五年来,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60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230元,是2010年的1.89倍,年均增长13.6%。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累计落实专项资金1.43亿元,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49亿元,发放各类补贴1.24亿元。新培育创业孵化基地5个,建成北疆首个规模化家政服务市场及全疆首个家政电商服务平台,累计新开发就业岗位2.4万个,完成职业培训4.2万人次,实现就业2.8万人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不断加大,“五项”保险扩面新增4万人,社会化发放率、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100%。城乡低保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类补助、救助金4760万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发展,社会福利院、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个残疾人康复站建成使用;累计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90.5万元,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41人次。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连续五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持续加强,累计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5506万元,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累计减免困难家庭学生教科书费、学费1884.5万元,发放助学金436.8万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成功创建自治区药品安全示范市。严格落实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累计让利478万元。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尼勒克县和塔什库尔干县工作扎实开展。

        援疆工作成效显著。徐州累计投入援助资金6.67亿元,组织实施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49个,滴灌式援疆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突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持续深化产业援疆,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8个,其中山东佰郑、天虹集团、金昇集团三大纺织企业,总投资达156亿元,带动了上万人就业。全面推进双方交流交融,成功举办三期G30徐奎红领巾民族团结夏令营活动,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报道。干部人才交流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柔性引才200名。援疆干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推动奎屯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社区建设明显加强。累计投入资金1.78亿元,新改扩建社区(村)阵地30个,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社区(村)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待遇逐年提高。公推优选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公开招录大学生充实到社区,社区管理服务职能明显增强。

        ――五年来,致力于民主法制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访惠聚”活动扎实开展,“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30件,代表、委员满意率逐年提高。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的工作。司法行政、公证、律师和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六五”普法成效显著、“七五”普法顺利启动,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和职能整合全面完成;行政效能建设持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代建中心组建运行,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有效推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部门行业纠风工作深入开展,“奎广效能·行风热线”“市长信箱”等互动平台运作良好,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贯彻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类制度,扎实推进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族人民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爱国人士、援疆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对政府工作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是驻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支持地方政府工作的结果;是第七师及驻市单位、友邻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奎屯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丰富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奎屯市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更严的标准强化组织和纪律保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以更实的举措发扬开放融合、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努力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必须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更大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作风建设,以更高的要求积极推动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努力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反恐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因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多,维稳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创新驱动和重大支柱产业支撑不足,发展方式还显粗放;三是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短板依然存在,与城市定位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四是政府服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加快推进奎屯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当前,我们面临经济下行、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区域经济总体上还会处于负重前行的困难期。但我们也要看到,时代的发展也迎来了众多机遇,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治区深入贯彻向西开放战略,自治州明确要将“奎-伊-霍”建成天山北坡经济隆起带,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市上下在积极进取中积累了经验,在逆境突破中磨炼了意志,在克难攻坚中锻炼了队伍,这都为我们披荆斩棘、加快发展积累了强劲动力。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只要我们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突破,就一定能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把奎屯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

        按照奎屯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商贸物流服务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信息化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把奎屯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是:

        社会大局稳定和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人心,着眼点和着力点进一步聚焦明确,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举措落到实处,全力确保“三个坚决”。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迈上新台阶,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奎屯、法治奎屯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218亿元,年均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40.8:54.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年均增长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五年累计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1%。奎屯整体经济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万元,年均增长1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人口自然增长率11‰。住房、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小区景观化、工厂花园化、道路林荫化目标实现,真正让奎屯天蓝、地绿、水净、城美。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普遍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生态明显改善,干部作风不断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重点在“六个着力”和“六个提升”上下功夫。

        一、着力强化平安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时刻紧绷维稳这根弦,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全疆最平安的城市。

        始终坚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严打攻坚行动,依托“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建设载体,进一步强化信息舆情收集研判,加大社会面巡查力度,扎实开展各类维稳演练和处突行动,不断提升现场处置能力。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认真落实各项维稳应急预案和反恐维稳工作机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暴力恐怖、分裂破坏活动,全力确保奎屯不出事。

        着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不断深化网格化、专业化巡防体系建设,突出“强巡控、抓联防、管通道”等重点,进一步加强公安、民兵、联防队等力量的联勤联动,不断夯实维稳工作基础。持续深化社会面综合防范,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封闭式管理和小区庭院化管理,对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实行全过程管控;严格落实“369限时工作法”,做好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的帮教管理;强化技术防范,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实现联网监控全域覆盖,确保辖区重点要素、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常态化安全管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管理。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创建成果,大力开展“细胞工程”和“八进”活动,不断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生活常态。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求,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严厉打击宗教极端、邪教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加快推进清真寺易地迁建,确保宗教和睦和顺,努力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扎实开展全国法治城市创建,认真做好“七五”普法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法治观念。重视抓好司法行政、律师公证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着力提升信访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完善联合接访运行模式,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抓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力争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北疆分库建成使用,全面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二、着力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抓牢发展不放松,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汇聚人才、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积极培育新生动力,千方百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奎屯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强市之本,以化工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科技及服装纺织产业园和奎东特色产业园等五个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着力优化道路、水电、管网、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重点推动污水集中处理、综合性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确保奎山宝塔、和山巨力等石油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形成产值600亿元;推动天虹纺织二期、利泰丝路、佰郑棉纺等纺织服装项目达产增效,力争形成产值200亿元;加快艾斯米尔、昆玉钢铁等冶金企业转型升级,力争形成产值100亿元;推进徐工机械装备制造、淮海申宗等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形成产值50亿元;积极引进光伏制造及其它新型科技产业项目,力争形成产值50亿元,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元产值园区,建成自治区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储备基地和纺织产业基地,争当自治区新型工业化排头兵。大力实施“日月星珠”企业成长工程和“短平快”项目,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引导小微企业运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型创业模式,通过产业配套与大中企业联合协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到2020年,培育日级企业1家,月级企业5家,星级企业8家,珠级企业12家;小微企业孵化园入驻企业90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孵化出园企业15家,实现总产值5亿元,年均增长12%。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主动协调重要原材料、劳动用工、运力配置等生产经营要素,确保企业健康运行、高效生产。

        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凝聚全市招商合力,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级开发区平台优势,切实把承接产业转移、盘活存量、总部经济及股权类投资项目招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和会展招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拉长做优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落地建设,重点引进精细化工、化纤混纺等产业项目入驻,稳步推进纺织产业达到区域产业规模。进一步做好项目服务,由“拼政策”向“比服务”转变,注重追踪企业动态信息,紧盯改扩建、技改和重新启动的项目,充分发挥驻徐招商局的联动作用,及时发布信息、牵线搭桥,积极引进具备实力的合作方破除企业发展瓶颈,努力营造最优的招商服务环境,力争每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

        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服务现代化。紧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内贸水平,努力建设奎屯国际内陆港。到2020年实现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年均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年均增长33%。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编制综保区规划,不断优化保税物流中心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招商服务环境,提高企业入驻率,努力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升格综合保税区;主动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积极推动西行班列常态化运行,支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建立仓储基地,力争格鲁吉亚国家铁路新疆办事处在奎屯设立。着力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商贸流通形式,进一步聚集高档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创新发展会展经济,推动成立商贸物流行业协会,重点抓好农产品、再生资源、大宗物资等专业市场建设,完成新军农贸市场、安集海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特色餐饮美食一条街,不断提升奎屯凝聚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推动开干齐乡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奎库铁路、乌奎高铁、奎伊霍城际铁路、乌奎高速“四改八”、S115线奎屯段改扩建、危化品铁路专用线、龙浩奎屯国际航空物流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铁路+公路+航空”立体物流模式,努力把奎屯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内陆港及物流枢纽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北疆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力争西公园4A级景区申报创建成功,努力把奎屯打造成现代旅游休闲城市。进一步强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银行、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加快推动汇和银行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外地银行在奎屯设立分行,创新融资发展平台,力争完成融资30亿元。继续支持邮政、通信、保险等行业发展,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工作,持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信息化产业,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努力打造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范。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小微企业数字化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行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智慧物流平台项目建设,实现物流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亚欧国际、鸿鹄商城等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瑞豪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园健康运营,积极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继续深化智慧奎屯建设,着力推动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居等领域发展,确保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系统及地上部件普查三维建模、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建成运营,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外网标准化机房作用,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子站建设,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云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加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校园网集群、北疆电召指挥中心、北疆旅游集散地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推进通信网络传媒共创市场、合作共赢,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融合发展。认真落实与第七师签署的全面融合发展意见、区划调整和用水协议,建立区域共建、招商共进、生态共享、发展共赢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兵地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加速推进天北新区发展壮大,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综合管理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兵地融合发展内容,全力打造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强化国防教育,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军地融合发展。持续加强与独山子、乌苏等周边县市的沟通交流,严格落实自治区《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确保区域繁荣发展、和谐稳定。

        三、着力促进城乡发展,提升生态宜居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的城市格局,努力把奎屯打造成新型城镇化标兵、全疆最美城市之一。

        更加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打造“东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西区生态宜居休闲区、南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北区兵地融合示范区、中区金融商贸聚集区”的思路,突出政府主导地位,注重科学引领指导,加大规划公开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着力彰显城市内涵。严格落实规划审批责任制,加大城乡规划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按照“高品质建设发展”的要求,打造一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着力提升城市气质。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化完善中心区道路,全面提升团结南街、乌苏街、沙湾街等主干街道通行能力,积极拓展东、西区路网,新建奇台路、吐鲁番街、创业大道等城区延伸道路,实现建成区道路全覆盖;大力推进供水改扩建、集中供热改扩建二期、天然气改扩建二期项目建设,确保4万吨、6万吨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加快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工作,确保到2020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90%。继续改善居住条件,全面完成苏瓦特、湖兰布拉克等1300户棚户区改造工作。用足、用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化解库存压力,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城市绿点建设,重点实施阿克苏西路、吐鲁番街等12处重要节点景观提升工程,打造北京路绿化美化亮化示范街,提高道路、建筑、游园亮化品位,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坚持精细化管理经营,运用行政、司法、市场、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快建立复合的城市运作体制,构建市民共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模式,着力塑造城市性格。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扩大公交覆盖面,新增新能源公交车60辆、公共自行车站点80个,优化公交线路5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交站台改造提升,完成客运站改制工作,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持续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推进“传统管理+大数据处理”物业服务模式,创建智慧化管理小区40个以上,确保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州级以上优秀物业项目10个,三级以上标准服务率达50%,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扎实开展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验。依法开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确保征迁程序规范、补偿标准合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严格执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确保土地资源效能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着力构建生态网络。围绕建设美丽奎屯总体目标,加快湿地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奎屯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重点完成东、西郊水库和南公园、丝路生态公园、润民河项目建设,形成“生态游园+生态功能带”的景观布局;完成2000亩苗圃基地扩建、217国道两侧绿化改造和奎屯河东岸6000亩防护林建设,构建环城景观带和绿化带,着力提升城市颜值。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地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扎实开展“洁净奎屯”行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生双赢”。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不断壮大高效种植业、现代畜牧业规模,把开干齐乡打造成奎屯市及开发区大型企业的后勤保障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及特色种养殖业,全力推进蔬菜、棉花、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建设,完成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700亩种植任务,建成蔬菜大棚100座;大力支持农户与果蔬配送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果蔬保鲜库建设,提高反季节销售和配送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畜牧养殖示范区项目建设,着力引进畜牧龙头企业,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每村培育1-2家特色养殖示范户,不断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畜牧良种率达到65%。积极推动生态体验式哈萨克风情园、采摘园等项目建设,提升农家乐、牧家乐经营服务水平,力争建成5家星级农(牧)家乐;制定庭院经济奖励办法,培育壮大庭院经济合作社,激活假日经济、周末经济,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防洪防汛、开干齐乡水库、通乡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完成4个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做好气象支农、农业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管理等农业综合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农牧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尼勒克县和塔什库尔干县扶贫开发工作,着力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开展协作帮扶,确保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四、着力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文化社科实力

        坚持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家。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深化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形成1至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30家,高新技术企业贯标率达到10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进一步丰富科普宣传形式,健全科普网络,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着力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水平,确保成功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复验,积极创建自治区教育强市,实现自治区教育第一方阵的第一方阵目标。强化创新驱动,激活教育体制,努力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素质,着力改善“五个薄弱”,打造“四好教师”,做好“三个衔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扶持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积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成职业中专与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工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第二高级中学,完成特殊教育学校、阿依特斯艺术楼及六中、八小、海纳尔小学续建改建工作,逐步优化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确立奎屯教育在金三角区域的引领地位。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三级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力争走在全疆前列。扎实开展全民健康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积极创建健康城市。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合理配置基层医疗资源,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诊疗的梯度就医模式,继续办好惠民济困医院,新建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强化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和指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疗事业发展。逐步完善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急救体系,全力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州奎屯医院综合病房楼、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医院、急救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北疆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推动现代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疆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推动奎屯文化体育事业步入自治区先进行列。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重点做好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射击馆、训练场及博物馆、社区文化站(室)建设,着力构建集比赛锻炼、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市民文化活动体系。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管理、运营,培育扶持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具有奎屯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广播影视事业硬件建设,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素质,积极“请进来、走出去”,持续加大城市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奎屯美誉度和知名度。认真制作一批彰显奎屯特色、反映现实生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引导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让群众更加幸福、更感自豪、更有尊严。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不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形成产业带动、创业推动、培训提升、援疆促进的就业工作格局,力争每年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欠薪防范处置,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监管,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参保率达90%以上。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事业,努力使城乡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事业,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加快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光荣院等项目建设,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积极推动街道(乡)食品药品监管站标准化建设,完善食药品企业信用征集和披露体系,确保各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争创自治区食品安全试点示范城市。强化市场物价监管,全力做好肉品、蔬菜储备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努力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积极做好人事、档案、编制、统计、外事、侨务、语言文字等各项工作。

        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继续完善社区在服务、管理、维稳等方面的职能,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生活有序的和谐社区。加快社区阵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社区阵地面积均达到1200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健全基层经费正常增长、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巩固深化“访惠聚”活动成果,为群众办理更多好事实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扎实推进援疆工作。持续深化“四化”模式,严格落实援疆规划,合理利用援建资金,推动援建成果更大程度地普惠民生、凝聚人心。大力推进产业援疆,加强在园区建设、产业转移、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联系对接,加快两地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面实施滴灌式、嵌入式援疆模式,着力推动全方位智力援疆,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为援疆干部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六、着力优化政府服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绩效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督查指导,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法治、创新、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作用,让政府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做好议案、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代表委员满意率。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密切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厘清权力运行边界,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政府工作规范、高效、健康运行。坚决落实政务公开常态化要求,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效能监察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健全完善督查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

        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思想更加集中、更加聚焦、更加坚定地统一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着眼点和着力点上来。政府每一位公职人员都要始终保持公仆本色,自觉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奉献当本分看,全身心地投入到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跳出来看、钻进去干,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对中央要求,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只争朝夕、雷厉风行。要强化效率、效能、效益、效果意识,不等不靠,不打折扣,真正使各项要求部署落到实处、生根发力。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把财力更多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上,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审计监督和监察问责,切实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用,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交易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持续加强对“四风”及隐形变异“四风”、干部不作为、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惩治力度,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奎屯的未来充满希望,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突破,为实现奎屯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主办:中共奎屯市委、奎屯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奎屯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
运行管理:奎屯市信息中心 新ICP备10002640号 新公网安备 65400302654005号
电 话:0992--3223011 3222690
通用网址:西部明珠 投稿邮箱:webkui@126.com